坚守耕地红线集约利用土地

2017-02-24 08:12:24 星期五 来源: 邢台日报

坚守耕地红线集约利用土地

——记“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赵安海

本报记者孙建伟通讯员何连斌李锋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他经常把家当“钟点房”

赵安海是临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获得第七届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日前,记者专程采访赵安海。谈及刚刚获得的这项荣誉,赵安海说:“离群众满意这个最高标准还有差距,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只有尽全力履职尽责,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凡是和赵安海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干起工作来像个“拼命三郎”,废寝忘食几乎成了工作常态。2007年3月,他走上临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的岗位。一上任就扎进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起早贪黑连轴转,很快制定出台了30多项规章制度。把各项工作定性、定量、分解细化,使全局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他的办公桌上常常摆着厚厚的卷宗档案,他每天都要反复查阅、研究、核实,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怕影响家人休息,他凌晨回到家就在客厅沙发上躺到天亮,第二天又提前半个多小时赶到办公室,重新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干脆不回家,就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小睡一会儿。

有一次,他顶着烈日到园区了解项目用地情况,不慎崴了脚。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却忍着疼痛,坚持一瘸一拐将现场情况检查完。从项目前期选址直到进地施工,他一直坚持全程跟踪服务,现场指挥,确保了各项工作精准到位。“干工作必须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007年,他的父亲重病住院,但单位有紧急工作要他处理,两难之时,老父亲一句“工作要紧,我没事,你放心去吧”,让他选择继续坚持工作。可就在他工作时,家属打来电话:“父亲不在了。”没有跟父亲见最后一面,成为他一辈子的痛。2013年的一天,赵安海到外地出差,80多岁的老母亲突犯心脏病,幸亏有家人及时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赵安海差一点又经历了与老人阴阳两隔的打击,每每想起都让他后怕。

赵安海顾了工作顾不上家,爱人通情达理默默付出很多:“家就像他的钟点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连个招呼都顾不上打。”

业务上的“法律老师”他较真碰硬守护耕地

依法先要懂法,凡涉及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他都烂熟于胸。在局里,他既是领导更是大家可以随时请教的“法律老师”。

“国土的政策更新很快,这个还没研究透,下一个又来了,学习跟不上,处理事情就会出差错。”赵安海不但坚持自学、快学、学好,还要求全局工作人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雷打不动。多年来,由于政策掌握得透彻,工作做得精细,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施政行为。他们严格执法,让每一宗违法占地、毁地者都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把每一宗土地违法案件都办成了铁案。

2015年,全省开展实心黏土砖瓦窑集中拆除行动。当时,全县砖瓦窑多达70余座。拆除这些砖瓦窑,等于挖掉了经营者的摇钱树,也影响县、乡财政收入和村里的经济收入。一些经营者托关系找到他,想让他网开一面,通过延期晚拆减少损失,他坚决拒绝了。为此,他常常遭到言语攻击甚至恐吓。他顶住种种压力,来到砖瓦窑经营者中间,以一颗炽热的心反复摆明情理,争取得到经营者最大的认可,终于把70余座砖瓦窑全部拆除,复耕土地6000余亩,置换的用地指标为县里上好项目、大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

赵安海一手打造的“及时发现指正机制”“联合查处机制”,推动国土资源由“一家管大家用”向“大家管大家用”转变,维护了土地法规的尊严,保护了全县耕地不受损害。他本人被授予河北省“国土资源执法卫士”荣誉称号。

服务发展的“保姆”他精打细算服务项目

探索实践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新机制,是他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临西县国土资源保护事业实现了“四个成效”:全县建设用地地均GDP和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位于全市领先水平;耕地保存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全部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耕地先补后占比例达到100%。在耕地保护方面,牢牢守住了土地红线;在盘活低效土地方面,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全县连续五年实现了耕地储量稳中有增,基本农田质量大幅提升。

“作为县域经济服务部门,保护地方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手里握的不是‘金箍棒’,而是‘酥糖棍儿’,不是管理,而是服务。”赵安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像一个“保姆”,精打细算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服务。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在临西建设亚洲最大的食用菌项目,对县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带来深远影响。为保障这一项目落地,赵安海坚持“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专人办”原则,在石家庄全程盯办,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调规工作,他一个月就完成了,一个月的土地审批手续一周内办结。

为了集约利用土地,他又提出“项目定土地、投资定面积、土地定产出”的模式,积极与投资方协调,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指标入手,调整建设整体布局,对项目生产设备全部采用室内“立体化”安装。

在光明食用菌二期建设用地方面,他依法依规收回相邻的150余亩轴承企业闲置土地,保障了项目如期开工。经过努力,使光明项目规划用地由580亩减少到306亩,土地节约使用率达47%。2016年临西县获评“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