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之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03-28 08:52:50 星期二 来源: 牛城晚报

3月27日,中国共产党邢台市第九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王会勇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邢台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奋发进取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们要奋力实现“一个建成”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方面新突破”。如何实现“一个建成”目标?怎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方面新突破”?本报对报告进行详解,敬请读者关注。

报告解读之

环境治理:坚决打赢“四个攻坚战”

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坚定不移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坚决打赢“煤改气”和小锅炉取缔、整治“小散乱污”小群体企业、主城区及周边排放大户转型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四个攻坚战”,着力推进重点工业污染源退城、异地升级改造,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气化邢台”建设,推动城市和县城实现集中供暖和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搞好农村散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

加强水生态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突出整治重污染河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沃土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

生态修复:开展“六城同创”活动

未来五年,协同发展好戏连“邢台”

◆邢东新区:建设新城区、新中心、新增长极◆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高速、机场齐推进◆城市群:建设宁晋、威县、清河次中心城市未来五年,这些行业将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以现代中药、老年养护为主的生命健康产业,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王会勇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邢台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最重大的战略机遇。要立足本市在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精准对接,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加快邢台自身发展。

王会勇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邢台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转型升级是邢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奋力夺取转型升级的决定性胜利。

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

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玻璃、水泥、焦化等行业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省“6643”工程分解给我市的任务。

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做好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和债务化解工作,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培育新动能:至少建一个国家5A级旅游区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以现代中药、老年养护为主的生命健康产业,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鼓励支持传统产业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工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迈向中高端水平。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办好全市旅发大会,争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加快成为支柱产业,五年内至少建成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创新驱动:努力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行业旗舰式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引进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促进和引领产业升级。

努力把邢台建设成为北方重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邢台知名品牌。

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经济转型、动能转化,归根结底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落实到开放招商上。

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结构调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对接京津,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邢台。

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抓住用好“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优势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并购,寻找新的商机。

报告解读之

依托平台: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依托各类承接平台,特别是发挥好与京津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作用,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重点加强与京津石等重点院校、企业和市辖区对接力度,在吸引优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上下大功夫、求大突破。

要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创新实体、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基地等,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交通对接:打造冀中南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用好“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的机遇,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完善交通体系规划,着力把邢台打造成为冀中南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加快推进邢和铁路建设,谋划推进邯黄铁路复线、邢和铁路复线、石邢邯城际、邢衡城际、邢济城际铁路,积极争取京九客专向我市腹地延伸并设站。

加快建设太行山高速邢台段、石邢大道邢台段,加速推进宁常高速建设,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城十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加大推动力度,确保邢台机场恢复通航,积极推进威县、柏乡、平乡、临城等地通用机场建设。

邢东新区:建设新城区新中心新增长极

建好邢东新区这一战略平台,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和扩大与华夏幸福基业、荣盛集团的战略合作,努力将邢东新区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新城区、新中心、新增长极。

各县市区都要加强对接,争取都与京津相关区县共建一个协同发展产业园区。

城市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

加快“一城五星”统筹发展,加大邢东新区核心区建设力度,做大做强“一城”,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

统筹发展邢台县、沙河市、任县、南和县、内丘县五个卫星城,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速产业和人口聚集。

重点抓好宁晋、威县、清河三个次中心城市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未来五年,绿满邢襄、水润古城

◆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六城同创”活动,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王会勇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邢台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是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最严厉的措施治理污染,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态建设,让“绿满邢襄、水润古城”成为邢台生态的底色。

深入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总,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支撑的“六城同创”活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黑龙港流域水生态修复。着力提高中央生态公园、襄湖岛公园等自然湿地保护率。

协调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扎实开展能源、建设用地、水资源消耗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坚持用产业化的办法抓好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产业、人文和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制度建设: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构建完善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制度。创新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的补偿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责任追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