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绿色太行 畅游生态邢襄 | 绿色 融合 共享

    2019-09-02 08:40:14 星期一 来源: 邢台日报

    ——写在2019“邢台扁鹊杯”环邢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之际

    本报记者 闫丽静

    今天,“环邢时间”正式开启,梦想升腾,激情燃烧!

    环邢赛是邢台向世界发出的一份最诚挚的请柬,是邢襄大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请柬的嘉宾是每一个热爱运动与生活的人,名片的主人是790万邢台人民。

    环邢赛自2016年带着憧憬驶入赛道,从国际C类赛事,到正式在UCI注册为国际B类2.2级赛事,如今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彰显邢台特色的品牌赛事。

    承办权就是发展权,品牌力就是影响力,知名度就是外向度。

    大赛搭台,发展唱戏。环邢赛与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高度契合,引发巨大辐射增量效应,涌动着多业态融合、全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活力。

    全民参与,共襄盛事

    邢台,历史厚重、人文荟萃。3500年是她的长度,佼佼人杰是她的高度,古韵悠悠是她的厚度。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孕育了邢台人民勤劳质朴、开放包容的特质。

    步入新时代,提高城市影响力,赢取更多发展机遇显得尤为重要。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就是要把邢台这张亮丽的名片推出去,让大家更加关注邢台,支持邢台,从而加快邢台发展步伐。

    着眼于“承办权就是发展权,品牌力就是影响力,知名度就是外向度”,2016年我市取得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承办权,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四届赛事。

    为了把这件喜事、盛事办好,全市上下齐心勠力、精益求精。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调度;相关市领导靠前指挥,一线踏查,确保赛事组织一流、直播效果一流。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完善赛事直播、安全保障、服务接待等预案,竞赛组织、城市宣传、安全保障、医疗保障、交通电力、通讯消防等各项工作多次全程推演,努力使各项筹备工作细之又细。

    赛道沿线干部群众挥汗如雨,日夜兼程开展环境提升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带。

    ……

    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向世界展示邢台灵山秀水、峰峦叠嶂的自然风光。赛道途经紫金山、岐山湖、秦王湖、王硇古村落等景点,让参赛运动员和热情观众充分感受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欣赏那看不够的古寨苍苍、白云依依。

    向世界展示邢台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锁定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近两年,市区建成区新增绿地1726.4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4.8%、47.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06平方米,增长率76.6%。

    向世界展示邢台人民奋发向上、热情好客的人文风貌。全市组织大型文艺宣传点位29个,涵盖太极拳、扇子舞、黄巾鼓等节目形式,参演人数达1.8万人。赛道沿线精致的景观造型和巨幅地面标语,与雄奇险峻、钟灵毓秀的太行山相得益彰,将邢襄大地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和精神状态展现得多姿多彩。

    绿色骑行,向绿而行

    犹记得,秀丽的太行山水间,赛手们风驰电掣,激烈地穿行追逐。

    今年的赛事将更加精彩。本届比赛路线多为山区路段,坡多、弯多、距离长、难度大、刺激性强、观赏性高,2个爬坡点和8个冲刺点的设置,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车技战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

    赛道上,骑手激情迸射,追逐前行;赛道外,自行车生产企业纷纷借力,谋升级,求发展。

    “自行车的材质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我们的自行车车架是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高等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技术更加成熟。”广宗县威朗集团负责人高秀忠介绍说,近两年公司致力于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品牌拓展,旗下的高端品牌“奥尔顿”自行车主要供应乌兹别克斯坦的体育学校、自行车专业队。

    截至目前,全市自行车生产市场主体达6000家。2018年,各类童车、电动车、自行车产量突破1.15亿辆,实现销售收入284亿元。

    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生产商收获了各自的精彩,真切体会到“品牌力就是影响力”。

    “国际自行车赛,大大提高了邢台自行车产业的国际知名度,更多客商了解了我们、认可了我们。”去年以来,平乡县巨凤车业有限公司来自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订单明显增多,公司董事长李培合希望赛事越办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

    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邢台连续4年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传播了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坚定了我们绿色发展的方向和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现实现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污染宣战,坚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铁腕治霾,不断加大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力度,2018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3年下降49.5%,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了122天。

    产业结构“绿”起来。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在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上下功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4%,一二三产业比调整为9.8:44.6:45.6。

    山川沟壑绿起来。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近三年共完成人工造林238.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一场赛事,多向融合

    一辆自行车游遍群山。每到周末,成群结队的旅友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灵山秀水之间,品位魅力邢台,体验运动快乐。在邢台,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健身运动。

    以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契机,我市自行车健身运动品牌在同等规模城市中人口最多、活动最规范、制度最完善,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表彰。

    自行车运动是我市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以重点人群、重点活动、重点设施为突破口,群众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公共体育场13处、全民健身馆12个、全民健身户外基地6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0个、体育公园2处、社区体育健身工程312处、健身广场46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621个,健身步道2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暨健身健康深度融合中心1个。所有场馆向市民开放。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渐完善,市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老年人体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30%的县建有农民体协,80%以上的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8%以上,人数超过290万;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50%,人数达到360万。

    赛事还促进了产业、交通、旅游、生态等方面融合发展。

    我市自2016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的自行车赛事,已成为国际自行车联盟亚洲巡回赛最重要的赛事之一。

    知名度提高了经济外向度。近两年,平乡县6家企业开展了对外投资经贸合作和技术服务业务,派遣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34名,海外总投资累计达925万美元。广宗县年产各类自行车、婴童车3000余万辆,产品远销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今年二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1000万美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1.2%,同比增长0.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家,投资总额21590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2401万美元。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形成六纵六横的铁路、高铁、高速交通网,“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枢纽地位已经形成。2018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8.9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

    带动旅游业发展。作为我市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大县,邢台县去年接待游客8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业直接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带动社会效益50.3亿元,旅游产业已然成为邢台县的转型之手、腾飞之翼。

    赛事为媒,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均取得长足发展,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邢台。

    开放包容、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邢台欢迎您!

    骑行绿色太行,不负一路风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