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将迎来“大外环”时代

    2019-09-30 09:04:21 星期一 来源: 牛城晚报

    建成后,合围面积是目前市区的3倍

    站在环城公路G107绕城段,向东望去,公路如同一条黛色巨龙向东蜿蜒,扎进无边无际的青纱帐。去年8月,G107绕城段主体工程建成完工,全长41.85公里,串起了兴华村、孝子村、南盖宗、李道村、康庄村等数十个村庄,不仅方便了出行,还带富了村民。

    明年6月底前,G340绕城段、S342绕城段也将主体完工,并和G107绕城段以及现有的西环路连通,形成邢台市的“大外环”。建成后的环城公路合围面积约为380平方公里,是目前市区面积的3倍。邢台即将迎来“大外环”时代,城市发展史上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十五个月铸就“大外环精神” G107绕城段创造多个奇迹

    邢台县兴华村,张鹏的汽车修理店,他正忙碌着给一辆扎胎的大货车换轮胎。19岁开始他就外出给人打工,直到去年,环城公路G107绕城段通到了兴华村,张鹏便回村开起自己的修理店。

    “以前打工一个月挣三四千,现在最多一个月收入上万元。”他笑着说。

    “当年开工当年主路通车”、“15个月建设42公里一级公路”……去年8月,G107绕城段主体工程建成完工,而它的建设创造多个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劳与付出。

    该项目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施工方邢台路桥公司从8个分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环城公路施工指挥部。5个施工标段,8个项目分部,20个拌合站紧邻环城公路而建;约30个施工点位,上千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同时进场。

    旭阳铁路跨线桥是该项目工程量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工程。曾经200多台机械昼夜不停,白天700余人在全长700余米的主桥上同时施工,晚上也有200余人作业。

    360度无死角、24小时监控 细化到每个岗位、每道工序

    9月23日,来到G340绕城段施工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上正忙着进行模板拼装工作,几十米高的吊车长臂伸缩自如,运转施工钢材,忙碌却井然有序。

    “大桥主塔已初具雏形,我们正千方百计抢工期,推进施工进度。”跟随G340绕城段项目负责人程涛爬上正在作业的塔基,南水北调河渠内一汪碧水。河对岸,1号塔基与零号相向而建,悬臂施工正在进行横板的拼装。程涛说,“这座全长527米的大桥,主跨达到200米。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主跨最大的桥梁。”

    指着吊车上的摄像头,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宁告诉记者,工程现场安装360度无死角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控,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将质量要求细化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每一处我几乎都看过,甚至摸过,只有来到工地上亲眼看着,心里才踏实。”

    环城公路G340绕城段,全长10.35公里,主体工程预计明年6月底前完工。

    与G340绕城段一样,S342绕城段也在紧张施工中。路线全长10.145公里,主体工程预计明年6月底前完工。

    邢台迎来“大外环”时代 合围面积是目前市区的3倍

    打开效果图,一条紧紧围绕邢台市城区的长龙跃然纸上,这条长龙就是建成后的“大外环”——邢台市环城公路。

    G107绕城段将与正在施工中的G340绕城段、S342绕城段,以及现有的西环路连通,形成邢台市的大外环。整个大外环预计明年6月底前主体完工,年内全线通车。

    “能参与到环城路的建设,是我们的骄傲。”技术总负责人杨占雷说,项目开工以后,他们几乎吃住都在一线,几个月不回家都是常事,为了赶工期,参建者付出了很多,有的推迟了婚礼、有的无暇照顾刚刚出生的孩子、有的扎伤脚拄着拐继续工作……但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环城路建成后,合围面积约为380平方公里,是目前市区面积的3倍。“这项工程是我市‘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交通项目,也是民生工程、环保项目。”市交通局环城公路项目办主任刘金杰向记者介绍,外环路建成后,可以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区域交通对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力,加速邢台经济圈的形成。同时,还能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疏解市区交通拥堵,方便群众出行。

    “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邢台县辛庄村村民刘冬林说,大宽公路修到家门口,便民惠民,这路修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本报记者 李博 文/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