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邢台网>>邢网新闻>>邢台要闻>>正文
xtrb1
统计战线上的“拼命三郎”刘振良
www.lara-s.com 2015-02-05 09:24:17 星期四 本文来源: 邢台网—邢台日报

刘振良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武健 摄)

本报记者 武健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市就业统计工作拿了7项全省第一。

7项第一来自同一个市,这样的成绩前所未有。市统计局工作人员都说,这与刘振良的苦干实干拼命干是分不开的。

刘振良,市统计局人口就业科科长,同事们眼中的“拼命三郎”。

“事是干出来的,不拼一把,怎么可能干成事?”

刘振良所在的人口就业科,负责全市1万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每月需要统计的数据近20万组。

“老刘干啥都一溜小跑,行色匆匆,嘴里叨叨的也全是工作。”市统计局国核科科长齐庆英说,有一次,刘振良加班到夜里11点多,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还在思考问题,结果走神撞上了一块大石头,磕掉了一个脚指甲。

“白天大脑过于兴奋,晚上躺在床上,还是抑制不住满脑子的想法,”刘振良说,总想着明天要办的事,跟放电影似的,赶都赶不走。

实在没办法,他不得不依靠药物来保障睡眠。

“别人吃安定是整片,他为了尽快发挥药效,都是嚼碎了咽。”刘振良的妻子李志勉说,这几年,老刘吃下的安眠药有6000多片。

有一次,刘振良实在扛不住,只好住进了医院。但谁也没想到,他的身体刚刚有些好转,就偷偷溜出医院,匆匆赶往保定参加了省局组织的会议。

有人直接问他:“统计局清水衙门一个,你也不是什么大领导,犯得着这么拼命吗?”

“事是干出来的,不拼一把,怎么可能干成事?”刘振良回答。他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怎么也是一辈子,有一股子拼劲,干成点事,活着才有意义。

“老刘表里如一,和他处事,觉得踏实、可靠。”

2012年初,全省企业开始实施统计数据网上报送。

邢台市联网直报的单位有7000多家,按照每个单位报4项指标来算,汇总到一起就有28000条。对统计人员来说,每天除去必须的吃饭、睡觉时间,这几乎是一个不让人有喘息之机的数字。

在每次开网报数的几天里,刘振良一边审核错误信息,一边忙着催基层单位上报数据。 (下转第三版)

(不另段)“他经常是手里接打着电话,眼睛还要紧盯着电脑屏幕,忙得不可开交。”同事刘晓明说。

去年开展“统计执法年”活动,市统计局要求相关科室加大对企业提交数据真实性的核查力度,并就联网直报业务开展相关指导。

在一家盐业公司,刘振良发现企业员工人数统计等指标存在误差。企业方面却不以为意,“人员常有流动,估个大概可以了。”

“那绝对不行!”刘振良非常严肃地说,要是每家企业都这么做,统计结果就会出偏差,就会影响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爱较真的他还打开了企业的“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边演示边讲解,直到对方听得口服心服。

和刘振良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刘认真,表里如一,从不隐瞒自己的态度,和他处事,觉得踏实、可靠。

“只要不耽误事,自己辛苦点,那都不算个事儿。”

刘振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常常就顾不上了家庭和亲人。

一天,他突然接到电话,妻子突发脑溢血,晕倒在讲台上。

他匆匆赶到医院,面对病床上的妻子,既心疼又愧疚:“结婚20多年,都是她伺候老人、照顾孩子,自己对这个家的贡献实在是太少了。”刘振良在医院陪伴照料妻子,三天三夜没合眼,他说他要把每一分钟都用来弥补自己对妻子的亏欠。

等病床上的妻子睡着了,刘振良又开始拿手机写工作总结,再用短信分几百条发给同事汇总后,上报省局。“只要两头都能顾上,不耽误事,自己辛苦点,那都不算个事儿。”

可没过几天,他又接到省局召开年报会的通知。

一边是病情刚有点好转的妻子,一边是每年一次的年报会,刘振良真的为难了。看出丈夫的犹豫,还是妻子帮他做了决定:“你去吧,公家的事耽搁不得。”

拉着妻子的手,这位七尺汉子竟抽泣起来。

“要心怀拼搏之心、奉献之心。竭尽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让群众、社会满意……”20年前,刚考入市统计局时刘振良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20年来,他用不变的初心,诠释着一名机关干部的家国情怀。

请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稿件来源—邢台网”。未标明“稿件来源—邢台网”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邢台要闻 >>>更多
邢网专题 >>>更多



网·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