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染绿红石沟

2016-04-28 08:22:50 星期四 来源:邢台网—邢台日报

生态与产业“同频”农民与企业“共振”

春风染绿红石沟

本报记者李开 闫丽静

红石沟休闲农业生态园员工正在采摘草莓。

春天里的红石沟,格外美——站在制高点樱花岛俯瞰,高低错落的树木绿满沟沟坎坎,几座白色日光大棚点缀其间,二十多个人工湖波光粼粼。走近些,湖里几只野鸭子悠闲自得,不时能听到嬉戏时溅起的水声……行走红石沟,入眼皆是画。

正是踏春好时节,位于沙河市西部丘陵区的白塔镇红石沟休闲农业生态园,人气更旺了。30公里长的盘山路上,徒步的人们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一片绿色海洋中,成群结队的游客寻找着最佳角度,用相机留住美丽瞬间。

4月24日,几名从石家庄赶来的小学生正在父母指点下兴奋地采摘着草莓。小时候经常在红石沟里玩耍的张保国,如今是红石沟生态园的老板。看着尽享采摘乐趣的孩子们,他谈起儿时的记忆——从前的红石沟可是“沙尘迎面、卵石为伴”。

红石沟如何实现从满眼石头到处处皆景的转变?张保国介绍说,2009年,他主动申请关闭了自己经营15年的煤矿、铁矿,投资近2亿元开发红石沟,先后流转周边9个村的2.1万亩荒山荒坡,开沟、换土,栽花、种草、植树,建大棚。“如今,这里的绿化率达到95%以上,预计3年后营业额能突破5000万元。”

“生态园里有21个树种、200个品种,适合黄河以北地区的树种,在这儿都能看到。从明年起,365天,天天有果。”红石沟技术顾问许建军说,除了采摘、深加工以外,一些中高档果品错季上市,卖到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市场很火。

果园里,张下曹村村民张京明正在给葡萄苗喷叶面肥。“以前这片坡缺水,望天收,一年就种一季玉米,下来也就挣四五百块钱。”他告诉记者,4年前,家里4亩地流转给生态园,租金就有2400元,另外在生态园打工每个月还能拿到2500元,“心情好,有面子。”

拉动了地方经济,鼓起了农民腰包,重要的是秀美了山川,这样的“一举三得”在以前不敢想象。

沙河是矿产资源大市,而白塔又是矿产重镇。二十多年前采煤、挖铁、选矿,少数人富了,却留下了一块块“伤疤”。村民们说,脸洗得干干净净,出趟门就是一脸黑。

“生态与产业‘同频’,农民与企业‘共振’,白塔已经迎来发展的第二春。”镇党委书记李庆国说,2010年以来鼓励矿老板们转型山场开发、修复生态。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开发,金山、硕丰等7个农业生态园相继成形,进入“收获期”。

“这些企业不破坏环境,还给咱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我们鼓掌欢迎。”张京明说。

从东北买来的3万方黑土,与本地黄土掺和后垫起的300亩地上,大理花、郁金香、马蹄莲、三角梅等花卉竞相绽放。张保国忍不住感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共同富裕的美好日子越来越近了。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