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邢台市委员会工作综述

    2019-09-02 08:42:26 星期一 来源: 邢台日报

    踏上新征程 再铸新辉煌

    ——政协邢台市委员会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莉 通讯员 刘颖

    70年风雨兼程,70年硕果累累,人民政协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心血和智慧,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70华诞。回望来路,1955年1月,政协邢台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揭开了我市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篇章,历届政协历经建立探索、完善壮大、创新发展,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组成单位和界别从一届委员会时的10个扩大到十三届委员会的28个,委员从最初的41名增加到现在的509名,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日臻完善。立足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市政协将继续秉持十三届以来“两个有利于”工作理念和“一提四精准”工作标准,突出党建引领履职,坚持“双向发力”,全面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贡献声音和力量。

    适应新形势 党建引领学习新思想

    市政协始终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定维护核心,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持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重要事项及时请示、重要活动及时汇报、重要精神及时传达、重大决策及时落实。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全面纳入学习计划,党组带头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和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45次;深入推进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工作大研讨,形成了《用机制建设促进政协协商高质量发展》等8篇高质量理论文章,促进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抓紧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作用,出台了党组《工作规则》《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等15项制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委员临时党支部及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并成立临时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建设有效覆盖。

    彰显新优势 建言资政助推新发展

    市政协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议政建言。尤其十三届以来,大力倡导有利于推动市委、市政府工作,有利于提树政协形象的“两个有利于”工作理念,共召开3次全会、8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视察100余次,形成各类调研报告、《政协专报》40多篇,征集提案2833件,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268篇,报送省、市53篇,得到省、市领导重要批示70余次。

    围绕重点议题协商议政。专题协商议政采用项目化手段清单化管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联合调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议政,形成《关于促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等,增强了精准度,得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创新性开展了7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就农村垃圾处理、文明城市创建等热点问题,组织委员、基层群众与相关部门和专家面对面座谈协商,促进了相关工作落实。

    围绕重要工作调研建言。积极发挥界别纽带作用和委员专业优势,围绕太行山旅游产业发展、“百泉”的恢复与保护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太行山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报告,并以《政协专报》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积极承办市委、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围绕我市太行山前湿地群建设专题调研,并牵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我市湿地群建设。围绕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向污染严重的企业邢钢提出退市搬迁建议,现已进入实际工作程序,实现了将政协意见建议转化为积极行动。

    围绕重大问题监督视察。采取走访、协商、座谈方式,围绕市政府十大重点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就城建、脱贫攻坚等问题,开展经常性、集中化监督,组织视察10余次。广泛动员各县市区政协及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省政协专项监督活动,有效助推党政决策部署落实和部门单位工作改进。

    凝聚新共识 团结联合增添新合力

    近年来,邢台市政协突出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凝心聚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努力做到以道相交同甘苦、以诚相交见肝胆、以志相交共奋斗。

    扩大党派界别协商。加强同党派团体、民族宗教代表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系,主动邀请参与各类政协活动。与民建市委联合调研,形成《关于在邢台市建设LNG(液化天然气)铁路储运物流园的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常务副市长亲自牵头抓落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公开邀请群众代表列席政协会议,实现了“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

    履职为民服务民生。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研,综合运用座谈、提案、社情民意反映等载体,推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的解决。积极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开展“走千连万”和“走基层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委员送医送药、送农业科技、文艺演出等活动30余场次,帮扶3000多人,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协温度”。

    促进文化繁荣传承。充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广泛征集“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史料,编辑出版《邢台记忆》,展示我市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编辑出版《邢台非遗文化》,宣传我市历史文化,扩大我市知名度;编辑出版《新时代新政协新篇章》画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年以来的巨大变化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示新形象 固本强基提升新能力

    邢台市政协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用文化育心、用制度管人、用规范治事,全面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强化委员服务管理。加强委员培训,严格委员履职考核,制定《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考核管理办法》《政协委员履职档案管理办法》《政协委员年度述职报告制度》,启用政协委员履职考核管理系统,初步形成标准化委员履职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先后表彰了130名优秀委员,对履职成绩不佳委员进行诫勉谈话,并撤销委员4名,接受请辞21名,进一步提升了委员履职动力和积极性,近两年来,委员提交提案、社情民意、各种会议发言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省政协叶冬松主席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政协报》和《河北日报》分别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优化基层机构建设。积极推动省市委文件中关于健全基层政协机构设置相关规定的落实,目前,各县市区政协均增加了人员编制,基本实现了“一室四委”至“一室六委”,部分县政协探索设立了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站,延伸了政协工作触角。进一步密切与县区政协联动,每半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尝试市县政协联合选题、联合调研、联合协商等工作机制,共召开各类协商会议10多次,联合建议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围绕打造责任政协、创新政协、实效政协,开展了“献良策、善创新、有作为”活动,并将2018年确定为履职能力提升年,在着力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不断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印发了《邢台市政协制度汇编》,制定修订包含4方面85项内容的制度性规定,形成了科学规范完备的制度体系。以一线思维、一等本领、一流业绩,做堂堂正正的“顶梁柱”、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干干净净的“出水莲”,展现政协机关新气象。

    七十载砥砺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回望过去,亮点频闪,“凝聚共识”“资政建言”“党建引领”“惠民生”“提效能”等一串串关键词,见证着我市政协工作坚实的履职足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市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2019这一时间之窗,以新的思路理念,新的探索实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描绘出新时代人民政协守正创新的时代画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